薩迦寺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,位于西藏日喀則地區(qū)薩迦縣本波山下,有著“第二敦煌”的美譽(yù),寺廟由“薩迦南寺”“薩迦北寺”組成,其北寺位于河北岸的本波山“灰白土”山巖下,南寺位于河南岸的平壩之上。1961年被國務(wù)院列為全國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(hù)單位。
圖:薩迦寺
1073年(北宋熙寧六年),吐蕃貴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·貢卻杰布(1034年-1102年)發(fā)現(xiàn)本波山南側(cè)的山坡上,土呈白色,帶有光澤,呈現(xiàn)瑞相,即出資興建寺院,后來被稱為“薩迦闊布”,但十分簡陋,這便是薩迦北寺的前身。此后逐漸形成了薩迦派。薩迦寺采用象征文殊菩薩的紅色,象征觀音菩薩的白色,象征金剛手菩薩的青色涂抹寺墻,故薩迦派又俗稱“花教”。
薩迦寺的主要景點(diǎn)有門廊、大經(jīng)堂、佛塔群、拉康強(qiáng)、普巴拉康、次久拉康、格尼拉康、喇嘛拉康、薛札拉康、拉康拉章、卓瑪拉康、拉康孜貢康、拉康欽莫大殿、歐東仁增拉康。
薩迦寺每年舉辦大量法會,其中最重要的有:藏歷每年五月舉辦祈雨節(jié);七月舉辦夏季大法會,跳金剛神舞;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十月二十九日舉辦冬季大法會,跳金剛神舞。金剛神舞表演時(shí),舞者頭戴薩迦寺護(hù)法神及各種靈獸面具,神舞采用簡單的故事情節(jié),反映藏傳佛教密宗神舞中滅殺魔鬼的基本內(nèi)容。每年夏季和冬季大法會時(shí),遠(yuǎn)近僧俗信眾紛紛到薩迦寺朝拜。
薩迦寺有精美壁畫3000多幅,題材廣泛涉及宗教、歷史、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,以佛經(jīng)、教義、神話傳說、歷史故事、昆氏史、薩迦史、山水景觀、花卉瑞獸、裝飾圖案等為主,場面宏大,內(nèi)容豐富。
旅游小貼士:1、薩迦寺的門票價(jià)格為50元/人(藏族免費(fèi)),開放時(shí)間是09:00-18:00,是四季都適宜游玩的。
2、禁止在寺院喧嘩吵鬧、用手觸碰佛像,進(jìn)入寺廟后要尊重當(dāng)?shù)夭貍鞣鸾痰男叛?,不要與當(dāng)?shù)厝税l(fā)生沖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