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冰川,又名措嘉冰川,海拔5300米,位于西藏山南地區(qū)浪卡子縣與不丹邊境附近,之所以被稱為40冰川是因為它毗鄰中國與不丹邊界的第40號界碑,才有了這個有意義的名字。它也是目前發(fā)現(xiàn)的可接近度最好的陸地山岳冰川,無需特殊裝備,便可零距離與它接觸。
圖:40冰川
40冰川沒有珠峰南坡昆布冰川那么兇險,也沒有卡若拉冰川被人為破壞的那么嚴重。它像一株剛破淤泥而出的清蓮般一塵不染。
地理位置:
40冰川位于西藏山南地區(qū)浪卡子縣卓木拉日康雪山的北坡山腳下,冰川呈南北走向。最低點海拔約5300米,橫向?qū)挿s一公里,向上延伸約5公里。具體坐標為東經(jīng)90.23度,北緯28.27度。
冰川屬性:
40冰川從地理位置上屬于喜馬拉雅山脈冰川系列,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卓木拉日康雪山腳下。從冰川結(jié)構(gòu)上屬于大陸山岳型冰川。(“大陸性冰川”是對中國冰川的分類,相對應的則為“海洋性冰川”。最早由中國冰川學家、院士施雅風提出的對冰川分類方法。)
交通情況:
40冰川距離西藏首府拉薩市約450公里,從拉薩出發(fā)首先經(jīng)過羊卓雍錯后到達浪卡子縣,然后轉(zhuǎn)而向南前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——普莫雍錯。沿著普莫雍措南岸的一條土路一直向西,行駛約五十公里,穿過一片平坦寬闊的草地駛過一條鐵橋后轉(zhuǎn)向南,再行駛約三十公里后即可到達。
冰川現(xiàn)狀:
40冰川冰舌最低點海拔約5300米,向上延伸約5公里,寬度約1公里,在眾多高山冰川中顯得很不起眼,規(guī)模上相對較小。雖然規(guī)模小,但五臟俱全,冰磧 、冰磧湖,冰舌、冰塔林、冰鐘乳,冰裂縫、冰面湖、冰洞等等一應俱全。目前由于剛被發(fā)現(xiàn),知道或者去過的人還不多,并未被開發(fā),冰川仍然保持著較為完整的原始風貌。40冰川是目前國內(nèi)所已知冰川中接近度最高的,完全可以零距離親身接觸,且不需要任何專業(yè)裝備。雖然規(guī)模較小,但是冰川的發(fā)育完整,景觀豐富,具有山岳冰川的所有特點,壯觀震撼。
冰川保護:
由于屬大陸性山岳冰川,不同于海洋性冰川,雪粒盆的降雪補充相對較小,故而40冰川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相對脆弱,一旦被認為破壞便很難自行恢復。再加上全球氣候變暖,冰川消融正在逐年增加,客觀上更增加了冰川的保護難度。目前由于尚未被開發(fā)也沒有相應的保護機構(gòu),隨著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前往,冰川的保護將受到嚴峻考驗,這里呼吁前去的旅游者請無隨意破壞冰川內(nèi)部結(jié)構(gòu),更不要用石頭或其他硬物敲擊冰川。
冰川運動:
冰川英文名:Glacier, Ice River, Ice Stream,也稱冰河,不難理解冰川具有很強的運動性。到達40冰川前會翻越一座約150米高的碎石坡,此為冰川運動造成的冰磧垅,在冰川千百年的運動過程中,經(jīng)過長時間的不斷膨脹與收縮導致底部巖石剝落,繼而隨著冰川向下移動被帶離至冰舌末端逐漸堆積而成。冰磧垅的前端還因為長期的冰川融水形成一處較大的冰磧湖。冰川內(nèi)部由于長時間的日曬以及天氣變化,冰川融水的侵蝕,形成很多大大小小的冰面湖。
旅游小貼士:1、建議不要自己開車,拉薩到40冰川的路不好走,路段比較崎嶇、海拔較高,很大一部分地區(qū)沒有信號,建議讓熟悉路程的司機跟隨一起前往。
2、注意保暖,攜帶保暖內(nèi)衣、沖鋒衣、紅景天、墨鏡等裝備。
3、去40冰川一般是從拉薩發(fā)團,但西藏地區(qū)雖然地域遼闊,人生地不熟的,推薦大家選擇跟團游,第一有保障,第二花費少,第三也省心嘛。(前往40冰川,需要辦理邊防證)